夏历:xià lì 基本解释:见“农历”●详细解释:我国古代历法之一。相传创始于 夏 代,因而得名。又称阴历、农历、旧历。实际是一种阴阳合历。它以寅月为岁首,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月,以十二或十三月为一年。月分大尽小尽,大尽每月三十天,小尽每月二十九天。其置闰法是:三年一闰,五年二闰,十九年七闰。《后汉书·律历志中》:“ 永元 十四年,待詔太史 霍融 上言:‘官漏刻率九日增减一刻,不与天相应。或时差至二刻半,不如 夏 历密。’”《宋书·律历志下》:“夏历七曜西行,特违众法, 刘向 以为后人所造,此可疑之据二也。”★◎ 夏历 xiàlì见“农历”
1、夏商周三代各自有各自的历法,我们现在用的是夏历,也就是夏朝的太阴历。
2、后,“改正朔”,以建亥之月(夏历十月)为岁首,但不改正月,四季完全和夏正相同。
3、年间,一些学者才搜遗辑逸,又从史料中整理出西夏史料,撰编数种西夏专史,才使人们对西夏历史有了概略的了解。
4、自中国黄帝时期容成氏建正于孟春以作历以来,至夏禹时代颁于邦国以曰“夏历”而敬授民时从未失序也。
5、蚕月”,即夏历的三月。
6、因排版困难并考虑版面清爽,除特殊情况,夏历、颛顼历的月名不另注出。
7、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
8、汉朝建立,初承秦制,以为得水德,亦建亥;后来到武帝时,经落下闳推算,又改成夏历,以寅月为正月。
9、文武双全、文韬武略、能文善武……乃厚重华夏历史传承出的经典人才观。
10、②急性发作时可有夏科(Charcot)三联征。我国古代有夏历、商历、周历之分。
11、直到清乾、嘉和民国年间,一些学者才搜遗辑逸,又从史料中整理出西夏史料,撰编数种西夏专史,才使人们对西夏历史有了概略的了解。
12、中国传统夏历及其置闰
13、的象征和华夏历史文化的缩影。一是地域文化,二是历史文化。
14、一九七九年,夏历四月八日佛诞节,玉佛寺举行浴佛仪式,这是「十年动乱」以来的第一次佛教活动。
16、夏历下旬缺月现于西方。
17、古时习俗,夏历九月九日?戴萸囊,可去邪辟恶。
18、自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始,新年就定在夏历的正月初一,此后历代相沿。
19、穆巴拉克着急军队帮之警察,在苏伊士,开罗以及夏历山大的街道上已经见到许多装甲车和坦克。
20、蚕月:夏历三月。
21、鸱?崇拜与华夏历史文明
22、九月十七日(夏历九月廿四日)克复浙江长兴,同日克复夹浦,出榜安民,按户给与门牌,在长兴县属行乡官制度。
23、周历比殷历早一个月,比夏历早两个月。
24、诗中季节的称呼用的是古代的豳历:一之日相当夏历十一月,二之日相当夏历十二月,三之日相当夏历正月,四之日相当夏历二月,译文本此。
25、每年夏历三月初十和七月二十,为庙会的正日,华亭、灵台及陕西陇县附近的善男善女上山烧香膜拜,热闹非凡,是华亭县旅游景点之一。
26、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即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
27、他用充分的材料断定,殷历行用于周考王十四年(前427年)。。相传先秦有黄帝历、瑞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
28、蚕月:养蚕的月份,即夏历三月。
30、秦代统一中国后,改以建亥之月为首,夏历的十月一日相当于秦之元旦。
31、我国实行夏历时间很长,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等又分别将正月称早春,二月称酣春,三月称晚春、暮春或末春。
32、每年夏历五月一日至五日,都城家家妍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也要回娘家看望爹娘,这几天后世称为“女儿节”。
33、主讲《西夏历史文化》选修课。
34、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历年,式勿替有殷历年。
35、宋时池州以夏历正月二十九日、三十日为“分龙节”。
36、他见夏历气朔交争,岁年错乱,四季失位,算数繁琐,对人民应用很不方便,早有改革的念头。
37、jiàn chǒu yuèㄐㄧㄢ?ㄔㄡˇㄩㄝ?建丑月夏历十二月。
38、旧俗,夏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用纸马饴糖等送灶神上天,谓之送灶;除夕又迎回,谓之迎灶。
39、夏历七月旧时称为“兰月”,所以这天晚上又叫作兰夜。
40、次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赍志而殁。
41、1947年夏历七月,她被还乡团抓去。
42、秦正(qín zhèng),指夏历十月。
43、夏历每月初五、十四、廿三日为月忌。
44、夏历16帝429年,到夏桀时灭亡。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