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邑

爱造句 2年前 (2023-01-13) 经典造句 197 0

封邑:fēngy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古时帝王赐给诸侯、功臣以领地或食邑。《史记·晋世家》:“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2.指领地、食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右逕刘仲城北,是汉祖兄刘仲之封邑也。”

1、赵鞅深沉不露,胆识过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积极削弱奴隶制度,倡导法制,对其封邑实施土地制度、农奴制度和

2、晋公宇文护嘉奖郭彦,进爵为怀德县公,封邑一千户。

3、明城是夏国第二大城,也是夏承一嫡亲娘舅的封邑。

4、据《裴氏谱序碑》载,裴氏出自有熊氏,乃柏翳之后,与秦同祖,赐赢姓,曾佐殷伐桀,佐周伐纣,累世有功,秦封邑城,即今裴村。

5、又据《广韵》等史书记载,殷时代遗民有七大家族,七姓中除饥姓可能就是唐叔受封于几城的殷人饥氏宗族之外,其余六姓都是以族为单位的手工业专业化分工的氏族,分别是陶氏(陶工),施氏(旗工),繁氏(马缨工),?(另有曰?、?)氏(锉工),樊氏(篱笆工),饥氏(源自封邑名几城,以地名为氏),终葵氏(锥工)。

6、眉县附近),文公说:“从前,周朝把这里赐给我的祖先秦嬴做封邑,后来我们终于成了诸侯。

7、所谓“素封”,是指虽然没有官爵封邑,却和受封者一样富有。

8、【解释】:空授爵位或封邑。

9、春秋时,楚国有公族大夫封邑在查,其后代子孙称查氏。

10、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作战骁勇,带兵有方,但他“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却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

11、外朝众臣们一反常态地没有反对此议,想来皆是盼着皇上能够早早立储以安天下民心,又以北面疆土皇后封邑之故,而望这立储一事能使前朝遗臣们永弃反心。

image.png

12、他们都不是有爵位封邑、俸禄收入或者靠舞文弄法、作奸犯科而发财致富的,全是靠推测事理,进退取舍,随机应变,获得赢利,以经营商工末业致富,用购置田产从事农业守财,以各种强有力的手段夺取一切,用法律政令等文字方式维持下去,变化多端大略如此,所以是值得记述的。

13、陶唐氏裔孙刘累之后,以封邑名为氏。

14、他逝世后,其子孙便以祖辈封邑名为氏,称白氏,是为河南白氏;也有以“白公”、“白侯”为氏的。

15、于是他们被封侯时,其封地很多是其籍贯所在地,实际根本不可能获得曹魏境内的封邑的收入,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虚封”、“遥领”的列侯。

16、战国时期,楚武王熊通封王室贵族于共邑(今河南辉县),其后裔以封邑为姓氏,称共氏。

17、金印紫绶,有封邑,得食租税

18、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公族大夫,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19、赐给他秦地作为封邑,让他接管嬴氏的祭祀号称秦嬴。

image.png

20、叔虞的子孙,有的就以原封邑怀为姓,称怀氏。

21、罗国子孙流离散徙,罔知所宗,乘幸蒙秦国擢用,授爵封邑。

22、此外,他还著有《近代文学之鸟瞰》(1933)、《炒冷饭》(《学术》1940年第2辑)、《封邑邦国方辨》(《历史研究》1956年第2期)、《我对〈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一些意见》(《拼音》1957年第6期)以及《诗之研究》(勃利司?潘莱/著,傅东华、金兆梓合译)、《中国近代史》、《中国人种及文化由来》、《现代史学的特质》、《历史是否科学?》等论著,纂辑有《陟冈集》、《徐文定公三百年纪念》等。

23、221年,董昭升任侍中,并分出封邑赐其弟董访为关内侯。

24、海洛因本是人类王国北领地的次王子,但他在意图谋杀身为封邑继承者的兄长后被放逐了。

25、如:梅、阮、密、蔡、郯、项、玄都、任、虢、飞廉、修鱼等为封国姓;屈、知、壶、卞、诸梁、堂、镐、谢、丘、?、单为封邑姓;刘、乡、亭等为封地姓;百里、东门、北野、北郭、北海、南郭、南宫、瀛、毋丘、姬、闾葵、诸葛(山东诸城葛姓后迁河南以别当地葛姓)等为居住方位姓;以出生地为姓的如:东方(传为伏羲氏生地)、姚(传为虞生在姚墟)等。

26、不治国事,乡侯至关外侯无封邑。

27、源于空桐氏,出自商朝始祖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28、封万户侯,是享有万户人家的封邑的收入。

29、汉初列侯封邑,大者万户,小者五六百户。

30、功高者假节钺、赐爵位、得封邑。

31、他自杀后,其子孙便以祖辈封邑名为氏,称白氏,是为河南白姓;也有以“白公”、“白侯”为氏的。

32、《请恤郭嘉表(一作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臣闻褒忠示宠,未必当身,念功惟绩,恩隆后嗣。

33、其封邑阳夏是袁姓的根据地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