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默

爱造句 2年前 (2023-03-06) 经典造句 98 0

语默:yǔ mò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亦作“ 语嘿 ”。谓说话或沉默。语本《易·繫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南朝 陈 张正见 《白头吟》:“语默妍媸际,浮沉毁誉中。” 唐 白居易 《唐故抚州景云寺律大德上弘和尚石塔碑铭》:“自生至灭,随迹示教,行止语嘿,无非佛事。” 秦牧 《艺海拾贝·<哲人·小孩>》:“有一些优秀的作品,你在阅读的时候,觉得那个作家仿佛就在眼前,他的思想感情,他的动静语默,他的声音笑貌,仿佛可以触摸似的。”2. 喻指出仕或隐居。 晋 陶潜 《命子》诗:“时有语默,运因隆窊。” 逯钦立 注:“语默,出处。”《南史·张裕传》:“是以披闻见,扫心胸,述平生,论语默。” 唐 陈子昂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诗:“而我独蹭蹬,语默道犹懵。”★亦作语嘿。谓说话或沉默。语本《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1、盖静乱之无二,乃语默之恒一。

2、惆怅只应此,难裁语默间。

3、行往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一切时一切处,皆系念佛号。动静不违佛法,语默时契宗风,名已脱乎阎浮,身心归于净土。

4、和谐的节奏感是语默文学作品的特点之一。

5、动静语默,必与张载、李侗相吻合。

6、少而不惠,语默不常,人莫能测。

7、置身其中,会有一种“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的感触。

8、美国英语默认值是mdy 。

9、语默,原名宋少辉,1982年出生于河南滑县。

10、里居多年,益加意学问,因人设教诱迪,以躬行语默之常。

11、寻常同语默,肯问世俗子!

12、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

13、晋陶潜《命子》诗之四:“时有语默,运因隆?。

14、晋陶潜《与殷晋安别》诗:“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

15、京房易擅长于灾变,然不明乎消息盈虚之理、语默进退之机;是故焦氏曾谓?『学吾道而亡其身者必京生也。

16、谓于饮食衣药行住坐卧睡寤语默之类。

17、出处无成,语默奚当。

18、《宾退录》卷一:“盖未击之时,踟?顾盼,举动语默,皆是物也。

19、唐黄滔《<颍川陈先生集>序》:“先生松姿柳态,山屹陂注,语默有程,进退可法。

20、作止语默:活动、休止、说话、沉默。……丁记曰语默出处之道,辞岁取舍之宜。

21、语默适时,喜愠莫见。

22、所以在佛门中说,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宜,这就是礼仪。

23、静喧语默本来同,梦里何劳说梦。

24、卧觉语默事从约省。

25、道既不可须臾离,因此,在语默兴居,瞬息动静中体现道的“见在一念”。

26、语默句:谓不说话你还是你,不是别人,少不了什么。

27、工作有序:1.语默动静,如法如理。

28、语默源出于《周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29、志曰:君夙有异质,记诵开敏,才藻?颖,声名藉藉,从宿儒名士游,动履语默,咸有法度;布衣韦带,与寒士等。

30、仁义忠信不离乎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处语默必于是。

31、他常常废寝忘食,斯语默默照顾着他。

32、《<颍川陈先生集>序》:“先生松姿柳态,山屹陂注,语默有程,进退可法。

33、吴澄饶有兴致地细看一遍,又将壁间话语默记心上。

34、起坐真相随,语默同居止。

35、何曾分语默,取不得兮舍不得

image.png

36、宋苏舜钦《高山别邻几》诗:“语默无异方,黯沮在为别。

37、他对“正人”的行为作了深刻的反思,指出“吾辈出处语默之间,亦多可议。

38、只觉圆光包罗天地,久则不知物我,色空言思都绝,语默俱忘。

39、而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交战于谲正之门,怀疑乎语默之境,惧独正之莫引,忘此正之必亨。

40、饮酒啖肉,语默无常,逆论来事,后皆如言。

41、谨案《谥法》‘不勤成名曰灵”,肜见义不为,不可谓勤,宜谥曰灵。臣谨案:豫章内史臣伏?,含疵表行,藉悖成心,语默一违,资敬兼尽。

image.png

42、语默,你不要宁远了么?

43、智首启问,文殊师利答说菩萨身语意业动静语默中为饶益众生应发起的一百四十种的清净愿行(《净行品》第十一)。

44、云谷禅师平日动静语默,安详稳重。

45、唐杨炯《卧读书架赋》:“动静随於语默,出处任於挽推。

46、已经练气功变成习惯的话,一天二十四小时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中无意识地已经自动的丹田呼吸了,同样观音修练也是一样,当你习惯之后,很自然的整天修练了。

47、若得语默动静一为根源,心刀之利

48、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王臣1白细胞在动静脉内都有贴壁现象,且静脉内贴壁现象较动脉内多。

49、设能熟习沈玩而励行之,其于语默动静之间,穷通得失之际,可以补过,可以进德,且近于律,亦近于道矣。

50、清颜邦城《三刻<黄门家训>小引》:“是深之可为格致诚正之功者,此训也;浅之可为动静语默之范者,此训也;谁不奉为暮鼓晨钟也哉?

51、物”指具体的语默作止,格物的“物”,“非是泛然不切于身的”,“凡身所到,事之所接,念虑之所起,皆是物,皆是要格的”。

52、语默有常,使敌难量。

53、日往月来,灰移火变,暂乖语默,顿隔秦吴。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