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薄

爱造句 2年前 (2023-05-05) 经典造句 70 0

偷薄:tōu báo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浇薄;不敦厚。《后汉书·廉范传》:“ 建初 中,迁 蜀郡 太守,其俗尚文辩,好相持短长, 范 每厉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説。”《新唐书·韩琬传》:“ 贞观 、 永徽 之间,农不劝而耕者众,法施而犯者寡,俗不偷薄,器不行窳。” 清 薛福成 《庸庵笔记·史料三·庸闲斋笔记褒贬未允》:“呜呼!世风之偷薄久矣。”媮薄:浇薄,浮薄。《汉书·刑法志》:“媮薄之政,自是滋矣。” 唐 陈子昂 《为义兴公陈请终丧第二表》:“臣闻时方媮薄,劝人以孝;时方趋竞,劝人有礼。” 宋 司马光 《论以公使酒食遗人刑名状》:“臣恐忠厚之俗益衰,媮薄之风遂长,百司庶尹无所措其手足。” 章炳麟 《五朝学》:“济 江 而东,民有甘节,清劭中伦,无曩时中原媮薄之德。”★浇薄、不敦厚。《后汉书.卷三一.廉范传》:「建初中,迁蜀郡太守,其俗尚文辩,好相持短长,范每厉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说。」元.蒲道源〈闲居纪事〉诗二首之二:「后世虽偷薄,十中五犹遵。如何至今日,彝典俱湮沦。」

1、答曰:“圣人之教然也,所以弭孝子之心,而厉偷薄之意,神而明之,此之谓矣。

2、三国魏阮籍《乐论》:“故猗靡哀思之音发,愁怨偷薄之乱兴,则人后有纵欲奢侈之意,人后有内顾自奉之心。《毛诗》“猗傩其枝”,《楚辞》“纷旖旎乎都房”,阮籍诗“猗靡情欢爱”,则猗?也,猗傩也,旖旎也,猗靡也,一也。

3、《后汉书?酷吏传论》“叔世偷薄,上下相蒙”唐李贤注:“《左传》曰:‘叔向曰:三辟之兴,皆叔代也。

4、况夙能承顺严训,皆解甘心服食古圣人道,知其必非雕缺道义,自埋于偷薄之伦者。

5、冒荣苟进之畴,必非所求之旨,徒开偷薄之门而长流弊之路。

6、先生初亦不避轻华,其后每得余作,往往嗟悒,因相与校覆雅郑,洗其偷薄之说,推原道艺之一,先生不以余空隙一介之知而忽之也,自此转手大放厥辞,同里稍稍响应,翻然于不迪,于是东浙始得古文正路而由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