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学

爱造句 2年前 (2023-06-25) 新词造句 59 0

监学:jiānxué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清末在中等以上学堂设立的学官。也称学监。主管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居和日常行为。鲁迅《呐喊·头发的故事》:“宣统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七:“﹝秦公﹞来函以监学相委,以为整理本校非鄙人之力不能。”指国子监。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宋史·职官志五》:“﹝建炎﹞十三年,太学成,增置博士、正、録。参用元祐、绍圣监学法,修立监学新法。”元虞集《请吴先生书》:“先生抱道怀德,经明行脩,係乎监学者匪轻。”★  监学为宋代地方官学之一。据〔宋史·地理志〕,宋代地方行政层级分为路、府、县三级,而州、军、监与府同属第二级。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分天下为十五路;仁宗天圣时,析为十八路;神宗元丰时,又析为二十三路。迨徽宗宣和四年(1122),天下分为二十六路、四京府、三十府、二百五十四州、六十三监、一千二百三十四县。由于军多设于军事要冲,监则多设于富盐矿之地,性质特殊,因此其数量不及府、州。北宋庆历、熙宁、崇宁三朝三度兴学,除府、州外,军、监亦须依诏兴学,其规制与府、州学同(参见「庆历学制改革」、「熙宁学制改革」及「崇宁学制改革」等)。--作者:周愚文

1、盐运使以及各州县正印官、佐贰官死于王事者,亦准荫其一子嗣入国子监学习,俱称难荫监生。

2、自陈试《宣明历》,补司天监学生,迁保章正。

3、他自18岁起来到了钦天监学习,从此他就作为一名天文生开始专门攻读天文历法。

4、曾自己请求召试《宣明历》,被补为司天监学生。

5、出处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清早是死不起床的,点名时监学向床上去拉他,也拉他不动,监学把他也没可奈何。

6、恩贡生,乾隆初以手书十三经进呈,赐国子监学正。

7、」于是三学诸生相继叩阍讼冤,台谏交疏论奏,监学官亦合辞闻于朝。

8、装璜成三百册,五十函,高斌特疏进呈,授国子监学正街,当为经时,以恩贡选英山教谕,又举博学鸿词,皆力辞不赴,衡善书法,有《拙存堂临帖》二十八卷,著述有《拙存堂诗文》及《易卦私笺》二卷,(均清史列传)传于世。

9、据知县谌克慎汇报:“查得苏家湾的承买苏姓田地之民人刘斌,讯据供称‘原业主苏洪孝,又名苏怀德,本系广东人,在钦天监学习天主生。

10、李朴,道光十一年(1831年)举人,十二年壬辰(1832年)恩赐国子监学正。

11、为此乾隆皇帝授蒋为国子监学正。

12、司天监,官名。自陈试《宣明历》,补司天监学生,迁保章正。

13、《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14、荫监分为恩荫和难荫:清代文官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俱准送一子入国子监读书,这些人以及遇恩典特准入国子监者,称恩荫监生。“恩监”是蒙满八族汉文官学生、算学满汉学生考取国子监以及圣贤后裔入监者;“荫监”分“恩荫”、“难荫”,顺治二年(1645年)规定文官四品、外任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可荫子一人入监读书,称为“恩荫”;凡任职三年期满后死于职守的(顺治九年规定三品以上)可以荫一子入监读书,称为“难荫”;“优监”指由优秀附生入监学习者;“例监”则是庶民通过捐纳资财不经过府、州、县学而获得监照的。

15、康熙四十九年(1710),被选入钦天监学习天文、历象和数学。

16、宗室觉罗学及国子监学各抄存一部。

17、秋试不第,转入国子监学读书,后任职布政司经历。

18、巴思明被赦后,谪降为国子监学正,继为给事中,以忤当政外补佥事。

19、十一年)赐国子监学正。

20、1910年(清宣统二年)9月,周树人(鲁迅)由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来校任监学(教务主任)兼博物教员一年。

21、第二章主要论述唐代国子监学官的学术素养。

22、由候选训导议叙国子监学正。

23、荐德晋经明行修,授国子监学正,迁工部司务。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