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羌

爱造句 2年前 (2023-06-26) 经典造句 56 0

氐羌:dīqiā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氐族与羌族的并称。都居住在今西北一带。《诗·商颂·殷武》:“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孔颖达疏:“氐羌之种,汉世仍存,其居在秦陇之西。”《荀子·大略》:“氐羌之虏也,不忧其係垒也,而忧其不焚也。”杨倞注:“垒读为纍。氐羌之俗,死则焚其尸,今不忧虏获,而忧不焚,是愚也。”三国蜀刘禅《复诸葛亮丞相诏策》:“降集氐羌,兴復二郡。威震凶暴,功勋显然。”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上》:“姜,姓也,逋子为氐羌。”

1、刘曜既据长安,安定太守贾疋及诸氐羌皆送质任,唯雍州刺史?特、新平太守竺恢固守不降。

2、从前成汤建立殷商,那些远方民族氐羌,没人胆敢不来献享,没人胆敢不来朝王。

3、并将他们归入氐羌此外,楼兰族中还有塞种人后裔。

4、扬雄《方言》里面东齐青徐方言包括夷语,南楚方言包括蛮语,西秦方言包括氐羌语,秦晋北方言包括狄语,燕代朝鲜归为一起更不必说。

5、蒲犁国虽归于氐羌系,为游牧行国,但其先族却是华夏族番禺氏族部落。

6、今乘舆播越,二宫久旷,常恐氐羌饮马于泾川,蚁众控弦于霸水。

7、以氐羌反叛,除都督梁益荆三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梁州刺史。

8、而介甫《贺进筑熙河表》云:“旌旃所指,燕及氐羌;楼橹相望,诞弥河陇。

9、土伯是巴蜀氐羌部落第一代鬼帝。

10、唐皎然《陇头水》诗之二:“秦陇逼氐羌,征人去未央。

11、丞相诏策》:“降集氐羌,兴复二郡。

12、《陇头水》诗之二:“秦陇逼氐羌,征人去未央。

13、俄而保为陈安所叛,氐羌皆应之。

14、北部,役属着氐羌及西南夷众多部落;东边称霸川东,与巴、楚相抗衡。

15、《南齐书?芮芮虏河南氐羌传论》:“残羌遗种,际运肇昌,尽陇凭河,远通南驿,据国称蕃,?受职命

16、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滇濮、句町、夜郎、叶榆、桐师、?唐侯王国以十数。,南边江淮湖海是夷越?苗蛮即南亚?南岛语,西边甘川地带是氐羌即藏缅语。

17、观所领宿卫兵,皆?捷勇悍,并统关中士卒,身当矢石,大战十数,皆破之,生擒万年,威慑氐羌。

image.png

18、《史记》、《汉书》中就有“南山檀柘;天水陇西山多林木;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山林竹木果实之饶;武都地杂氐羌,皆西南外夷,武帝初开治;楚有汉江川泽山林之饶,或火耕水耨,以渔猎山伐为业”以及“褒斜材木竹箭之饶”的记载,足以说明秦岭山区当时森林繁盛,而农业种植和捕鱼伐木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19、由于自然环境相对闭塞,远古的氐羌遗裔至今仍生活在县内的高山密林之中,保留着古老而独特的民族风情

20、皎然《陇头水》诗之二:“秦陇逼氐羌,征人去未央。

21、三班马肃清霜,严城暮色凉。镫青一电瞬,剑碧两龙长。调角急如语,寒星动有芒。遥怜诸将士,雪夜戍氐羌。

22、先秦时期,楚雄地区活动着氐羌、百越、百濮三大族群。

23、姜姓属古羌人亦称氐羌、羌戎

24、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街,而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巢於飞幕之上,不亦惑乎?粲遣沈、准收氐羌酋长十余人,穷问之,皆悬首高格,烧铁灼目,乃自诬与?同造逆谋。

25、叟族还被称为“氐叟”、“斯叟”、“苏祁叟”、“青叟”(即青羌)等,均因系属氐羌系统的部落或部族而得名。

26、游子远,十六国时期前赵人.光初三年(公元320年),以劝阻刘曜杀害巴氐首领被囚.不久,关中氐羌等族大举起义,他建议刘曜宣布大赦,以分化起义群众,然后进兵镇压.刘曜遂任他为车骑大将军,都督雍秦征讨诸军事,攻破据守阴密(今甘肃灵台西)的巴氐句氏.陇右氐羌首领虚除权渠自号秦王,他又将其击灭,稳定了前赵在关中的统治

27、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前秦、后秦时期氐羌统治阶层的佛教信仰。

28、关于寺洼文化的族属,一说是氐羌,一说为戎狄。

29、一百九氐羌族群在云南省是属于最庞大的族系,其包含有彝、纳西、哈尼、傈僳、阿昌、景颇、怒、独龙、拉祜、基诺、普米族。

30、故典午之东迁,赵宋之南渡,忠义之士,力争上游,必以襄阳为扼要;晋之平吴,元之伐宋,皆先取襄阳,为建瓴之势。自从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少数民族立传之后,南朝国史,“氐羌有录,索虏成传”;北朝史书,则“南笼典午,北吞诸伪”。

31、这一地区居民是氐羌、百越、百濮的许多部落。散居楚之东、西、南境,即汉水两侧,号称百濮。

32、《晋书?怀帝纪》:“今乘舆播越,二宫久旷,常恐氐羌饮马於泾川,?众控弦於霸水。

33、氐羌族群在云南省是属于最庞大的族系,其包含有彝、纳西、哈尼、傈僳、阿昌、景颇、怒、独龙、拉祜、基诺、普米族。

34、先秦时期,滇池地区各氏族部落,以叟族为主,属氐羌族语系。

35、氐羌部族舞蹈的根系形态

36、险阻路遥,为主人甚易,胤若轻骑凭氐羌以距我省,则奔突难测;辍彼东合而逆战者,则寇我未已。

image.png

37、氐羌一万屯于南岭,休官、屠各及诸杂户二万余人屯于北岭,为?等形援。

38、氐羌悉下,并送质任。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