瘗鹤铭

爱造句 1年前 (2024-02-02) 经典造句 35 0

瘗鹤铭:yìhèmí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著名的摩崖刻石。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其时代和书者众说纷纭,但均无确据。在今江苏省镇江市焦山崖石上。曾崩落长江中。乾隆二十二年移置焦山定慧寺。铭文正字大书左行,前人评价很高。宋苏舜钦《丹阳子高得逸少<瘗鹤铭>于焦山之下》诗:“山阴不见换鹅经,京口今存《瘞鹤铭》……我久临池无所得,愿观遗法快沉冥。”清赵翼《再题焦山寺》诗:“十年来往空相望,今日纔寻《瘞鹤铭》。”郭沫若《创造十年》八:“连《瘗鹤铭》的所在我都是模糊印象了。”亦省作“瘞鹤”、“瘞铭”。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楚汉魏六朝下》:“《东观餘论》云:‘……此铭后又有题“丹阳尉山阴宰”数字,及唐王瓚诗,字画亦颇似《瘞鹤》,但笔势差弱,当是效陶书。’”明徐渭《画鹤赋》:“焦山瘞铭,桂阳避弹。”★一种碑铭。梁天监十三年华阳真逸撰。正书,文自左至右。碑在江苏省丹徒县焦山崖石上,后陷落江中,南宋中曾挽出,后复堕江,清康熙间陈鹏年募工出之,共五石。

1、大字无过《瘗鹤铭》晚有石崖《颂中兴》。

2、相传《瘗鹤铭》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他平生极爱养鹤。

3、为了摆脱敌人的纠缠,雪烦法师回答说:“《瘗鹤铭》碑已被国民党军队拆走,现在何处,不知道!

4、其中以《爨龙颜碑》、《瘗鹤铭》为最著名。

5、石刻共八块,高五尺余,字大小如华阳瘗鹤铭,笔势奇宕可喜。

6、受杨凝式影响,尤得力于《瘗鹤铭》。

7、讨《瘗鹤铭》,已投江丈许,褰衣濡足,惘不可得。

8、而《中兴颂》苍莽奇伟的风格特征,与《瘗鹤铭》截然不同。

9、知府陈鹏年曾募工打捞出5方《瘗鹤铭》残石,共93字。

10、(泾县包慎伯赠予《瘗鹤铭》。

11、经历代专家考证,《瘗鹤铭》原文应在160字左右,尚有很多缺失。

12、焦山碑林中屹立着国宝???《瘗鹤铭》碑。

13、其中以《爨龙颜碑》、《瘗鹤铭》为最著名。二是焦山的碑林,特别要看的是《瘗鹤铭》。

14、考证,《瘗鹤铭》非顾况所作。

15、之后,他于《龙门二十品》、《张猛龙》、《郑文公》、《石门铭》、《瘗鹤铭》等造、碑刻、摩崖无所不习,深得北碑三昧。

16、这年秋冬,张力臣去镇江考察摩崖石刻《瘗鹤铭》。

17、行书更得瘗鹤铭笔意,坚苍浑厚,自成一家。

image.png

18、风骨与瘗鹤铭相似

19、瘗鹤铭能留存于今,供广大的中外人士观赏,这不能不令人缅怀起

20、从结体来看,则可窥见《瘗鹤铭》以及其他六朝造像的迹象

21、但是他更关心的是国宝瘗鹤铭的命运。

22、如论南北两派之代表作,则是南梁《瘗鹤铭》。

23、亦工书法,得力于《石门铭》、《瘗鹤铭》等。

24、黄庭坚则明确标榜师法《瘗鹤铭》。

25、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南梁《瘗鹤铭》,古今绝响,北魏《郑文公》,书中黄金;隋唐五代,承前启后,楷书四家,颠张醉素,吴中三杰,扬州八怪,翰墨飘香,书星璀璨。

26、日军自从雪烦回山后,常向他百般威胁利诱,定要他说出瘗鹤铭的下落

27、西风有意留仙侣,著屐同寻瘗鹤铭。

28、1999年,出版《瘗鹤铭》(上海,书法丛刊之四)。

29、2008年10月8日,《瘗鹤铭》残石打捞考古开工。

30、书画有《二牛图》、《山居图》、《瘗鹤铭》。

31、他于抗战期间,保护了国宝“瘗鹤铭”。

32、手书的“瘗鹤铭”石刻拓片等,为佛寺古刹添色。

33、大字无过瘗鹤铭,官奴作草欺伯英

34、工书法,临摹泰山石峪金刚经、焦山瘗鹤铭等,得其神髓。正月,议设焦山书藏,以《瘗鹤铭》“相此胎禽”等74字编号。

35、梁《瘗鹤铭》,真书,文自左而右。

36、这幅对联是赵之谦集南朝梁《瘗鹤铭》字。

37、《梁瘗鹤铭集联》,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9月版。

38、书法宗瘗鹤铭,又擅章草,飞舞多致,并工铁笔。

39、北碑之《张猛龙》、《董美人》,南碑之《爨龙颜》、《瘗鹤铭》,均攻之用力。

40、内容是《瘗鹤铭》、《龙藏寺碑》、《十七帖》等,均系多年搜集和复制的。

41、《瘗鹤铭》发现以后,得到历代书家的高度评价。

42、德竣老和尚能书能画,对瘗鹤铭素有研究,写过考证文章。

43、《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

44、他楷书学《瘗鹤铭》,行草则以晋、宋人为法,亦能清劲洒脱。

45、北齐的《泰山金刚经》,南朝的《瘗鹤铭》等。

46、考证,《瘗鹤铭》原文应在160字左右,尚有很多缺失。

47、(再跋旧拓《瘗鹤铭》。

48、被宋代黄庭坚称为“大字之祖”的《瘗鹤铭》,传为陶公所书。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