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拟:zhuànnǐ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撰写拟定。《清会典事例·翰林院·撰文》:“顺治十六年定:尊崇册立,暨册妃嬪各册寳印文、恭上恭加尊諡、升祔册諡各册寳文,均由翰林院撰拟进呈。”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康熙年间命翰林按官职所掌撰拟告身文字,无须临事猝办,不必专切一人。积弊廓清,无能行其私智。”
1、至唐代主管著作局,掌撰拟文字,曾一度改称司文郎中。
2、但发挥撰文主观能动性,适度张扬个性风格,对提高公文撰拟质量与效益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3、各有关乡镇在填发购煤通知书时要与供煤企业生产状况相衔接。圣旨内容由翰林院撰拟,经内阁大学士奏定后,再按品级填发。
4、在翰林文誉甚著,凡有撰拟,辄称旨。
5、哀帝时,迁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统领著作郎(负责撰拟文书的职务)。
6、甲子,复精研旧稿,悟得洞渊九容之术实通于《易》,乃以数之比例:求易之比例,于是撰拟《通释》一书。
7、政事堂下设舍人院,有知制诰或直舍人院,负责撰拟诏旨。
8、奏章经过‘批红‘以后,再交内阁撰拟诏谕颁发。
9、蒋介石为告慰入缅官兵,命其“文胆”陈布雷捉刀撰拟《告入缅将士电稿》,称“我国军出国御寇,此役实为嚆矢,成败荣辱,关系匪浅,务望振励奋发,矢敬矢慎,以建协同一致杀敌致果之殊勋,造成反侵略战争之胜利,是所厚望。
10、内阁置中书若干人,掌撰拟、记载、翻译、缮写。
11、撰拟制诏多称旨。
12、设立后,上谕统由军机处撰拟。
13、皇帝口述的命令也是由司礼监的秉笔太监由朱笔记录,再由内阁撰拟诏谕颁发。
14、宣宗即位,以枢臣撰拟遗诏不慎,先后罢直,文孚独留。
15、中孚与陆贽等同视草,足见其不仅以诗闻名,而且也是撰拟诏旨的能手。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