绾髻

爱造句 11个月前 (03-31) 经典造句 51 0

绾髻:wǎn j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 綰结 ”。谓盘绕发髻。 宋 黄庭坚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诗之二:“满川风雨独凭栏,綰结 湘娥 十二鬟。” 宋 范成大 《揽辔录》:“惟妇人之饰不甚改,而戴冠者甚少,多綰髻。”★亦作绾结。

1、澄江秋水明妆镜,绝顶云鬓绾髻堆。

2、据史书记载,唐代妇女的发式多大二、三十种,有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愁来髻、百合髻、飞云髻、归顺髻、盘桓髻等等

3、出处宋?陶谷《清异传》:“冀州儒李大壮畏服小君,万一不遵号令,则叱令正坐,为绾髻,中安灯碗燃灯火,大壮屏气定体,如枯木土偶,人诨目之曰补阙灯檠。

4、衣香鬓影间那身段高挑的女子黑发绾髻,一袭月色旗袍,玫红色丝线绣成纹路在旗袍上流畅游走,勾勒出几只蝴蝶。

5、秋水明妆镜,绝顶云鬓绾髻堆。

6、美人遂亲为一鸣绾髻,施朱粉,添芗泽。

7、施朱:涂抹胭脂。”美人遂亲为一鸣绾髻,施朱粉,添芗泽。

8、郭蓉萍穿着墨绿色呢子外套、黑色长裤,头发轻轻绾髻脑后,脖子上一条花丝巾,干练而不失温柔。

9、她含笑不语,用手指轻刮我脸颊。我这才仔细看她,一身桃红裙装,梳一个反绾髻,髻边插一只累丝金凤,额上一朵镶金花钿,耳上的红宝耳坠摇曳生光,气十分的雍容沉静。流潋紫 

10、唐代文学家段成式也在他的《髻鬟品》一文中指出:唐高祖时有半翻髻、反绾髻;唐玄宗时宫中有双环望仙髻、回鹘髻、抛家髻、倭堕髻。

11、瀑布飞泻而下,在香粑沟河段那星罗棋布,奇形怪状的石灰溶岩洞,或迂回婉转,或奔腾跳跃,形成美水、浣沙洲、绾髻园、仙女出溶等景点。

12、沉静而魅惑,古典隐含性感,穿旗袍的女子永远清艳如一阕花间词。叶倾城136一认真,便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鲁迅137极度的紧张引来极度的沉静。天下归元138她含笑不语,用手指轻刮我脸颊。我这才仔细看她,一身桃红裙装,梳一个反绾髻,髻边插一只累丝金凤,额上一朵镶金花钿,耳上的红宝耳坠摇曳生光,气十分的雍容沉静。流潋紫139自从他病愈之后,就一直沉静而虚弱,却有惊人的耐力

13、唐代文学家段成式也在他的《髻鬟品》一文中指出:唐高祖时有半翻髻、反绾髻;唐玄宗时宫中有双环望仙髻、回鹘髻、抛家髻、倭堕髻。“倭堕髻”,又称“堕马髻”,发髻梳成歪偏于头的一侧,似堕非堕的样式,有如高明骑手斜身于奔驰的马背那样摇摇欲堕的惊险优美的姿势。

14、管调丝,涂妆绾髻,密意曾托蜂媒。

15、魏武帝令宫人梳反绾髻,插云头篦,又梳百花髻。

16、元伊世珍《琅?记》:“轻云?发甚长,每梳头,立于榻上,犹拂地,已绾髻,左右余发,各粗一指,结束作同心带,垂手两肩,以珠翠饰之,谓之流苏髻”。

17、六瀑布飞泻而下,在香粑沟河段那星罗棋布,奇形怪状的石灰溶岩洞,或迂回婉转,或奔腾跳跃,形成美水、浣沙洲、绾髻园、仙女出溶等景点。

18、噩耗传来,我在郊外居所怅对窗外云天,手抚她亲笔题签原件,追想她白发绾髻的淡雅风神,无语凝噎

19、义髻、飞髻、螺髻、反绾髻等等。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