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庐:yě lú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指野庐氏。 晋 潘岳 《藉田赋》:“於是乃使甸帅清畿,野庐扫路。”参见“ 野庐氏 ”。2. 田野间房舍。 唐 韦应物 《晚归沣川》诗:“野庐不锄理,翳翳起荒烟。” 章炳麟 《訄书·封禅》:“古者,野庐几竟,宿息井树。”
1、据《周礼》载,道途专管庐舍候馆的官员,称为“野庐氏”。
2、於是乃使甸师清畿,野庐扫路,封人?宫,掌舍设?。
3、《周礼?秋官?野庐氏》:“宿息井树。
4、宋杨万里《野炊白沙沙上》诗:“旋将白石支燃鼎,却展青油当野庐。
5、《周礼?野庐氏》。
6、〖出处〗《周礼?秋官?野庐氏》:“禁野之横行径逾者。
7、《周礼》谓秋官司寇所属有野庐氏,设下士六人及胥十二人,徒一百二十人。
8、于是乃使甸师清畿,野庐扫路,封人?宫,掌舍设?。
9、周代时,设有掌管各种禁令的官:有雍氏(掌沟渎之禁)、萍氏(掌水禁)、司寤氏(掌宵禁)、司?氏(掌火禁)、野庐氏(掌路禁)、?闾氏(掌国中路禁)、衔枚氏(禁喧哗)等共七职。
10、北周亦于秋官府设野庐中士、下士。
11、《周礼?秋官?野庐氏》:“禁野之横行径逾者。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