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格

爱造句 10个月前 (05-13) 经典造句 73 0

韵格:yùn gé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气韵风格。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二:“造语皆工,得句皆奇,但韵格不高。” 明 袁宏道 《村居杂题》诗之一:“老松饶韵格,屋底近千株。”2. 指音韵格律。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二六:“君看韵格工腴甚,莫作寒巖槁木僧。”

1、但韵格不高,故不能参少陵逸步。

2、其押韵格式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

3、雪湖尝告人曰:“画梅以韵格胜。

4、斯宾塞诗体的前八行是抑扬顿挫的五步格诗,第九行是抑扬顿挫的六步格诗,押韵格式为“ababbcbcc”。

5、入云高风,惜已散形灭影莫可搜捕;存世韵格,叹它庸辈凡才亦步亦趋

6、永明体,即以讲究四声、避免八病、强调声韵格律为其主要特征。

7、奇特别致韵格无怪当时惊人眼目。

8、工诗,缘情绮靡,颇有韵格。

9、此诗格律为平起式首句入韵格,韵合十三元。

10、但是曲还有个声韵格律。

11、它采用的韵格为抑扬格。

12、其格律属仄起式首句入韵格,用上平声四支韵。

13、七文章要以义理意致为核心脊梁骨,气韵格调为筋骨,用典合宜为皮肤,华丽辞藻为冠冕。

14、但是因为陈子龙、夏完淳、李雯入清不久就去世,云间诗派迅速衰落,直接影响比虞山诗派、娄东诗派小一些,但是云间诗派倡导的“宗唐”取向以及他们对声韵格调的重视,则又影响了娄东诗派领袖吴伟业。

15、其格律为平起式首句不入韵格,

16、文章要以义理意致为核心脊梁骨,气韵格调为筋骨,用典合宜为皮肤,华丽辞藻为冠冕。

17、他童年即善作文,稍长知声韵格律。

18、押韵格式是“AA”末章句末字是“车雍、忧、重”。英语诗歌的行与行之间的押韵格式称韵法(rhyming scheme)。

19、善山水,规模古人,韵格殊胜。

20、卧子英年殉国,大节凛然,而所作词婉丽绵密,韵格在淮海、漱玉间,尤为当行本色,此亦事之难解者。

21、书画咸有家风,山水韵格兼胜。

22、独辞赋则晋宋人犹有古人韵格存焉。

23、《太和正音谱》的主要成就是对音韵格律的论述。

24、词的声韵格律也于音乐有关。

25、其诗为三段式,押韵格式为:abba,abba,cdcdcd。

26、工山水,人物,韵格兼胜。

27、但严格说,应分别称之为嵌字格、回文格、谜语格、集句格、隐字格、押韵格等等

28、这首诗格律属仄起式首句入韵格,韵合八庚。

29、又善诗文,作品明白流畅,不受神韵格调之缚。

30、其格律属仄起式首句不入韵格,用下平声七阳韵。

31、译诗保留原押韵格式。

32、人类生活的核心是思考。维特根斯坦16文章要以义理意致为核心脊梁骨,气韵格调为筋骨,用典合宜为皮肤,华丽辞藻为冠冕。

33、书、画咸有家风,山水韵格兼胜。

34、北宋以后,多用不转韵格,三十八字,七仄韵,联章成“转踏”,藉以演唱故事。

image.png

35、纵毫挥染,笔致松秀,设色清丽,韵格兼胜。

36、双调八十四字,仄韵格。

37、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38、《江城子》,又名《江神子》、《水晶帘》等,平韵格,唐五代词均为单调,35字,五平韵。

39、关于仄声韵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学界迄今很少有人专题论及。

40、此诗格律为仄起式首句不入韵格。

41、另有平韵格,以陈允平词为正体,用者较少。

42、步格、韵格和分节,使用得好,能够准确传达语气、节奏、着重点和观点的展开。

43、以上两例诗句和三例都是以律句格式对鱼竿韵格式,由此可见鱼竿韵仅是连平概念,其实与连仄无关,但由于对联讲究的是平仄和谐、上下声律相对,这才将连仄概念引入对联声律鱼竿韵之中。

image.png

44、其格律为平起式首句不入韵格。

45、别有平韵格,附着于后。此调仄韵格使

46、此诗格律为平起式首句入韵格,韵合十二文。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