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途灭虢

爱造句 8个月前 (06-16) 经典造句 28 0

假途灭虢:jiǎ tú miè guó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左传·僖公五年》记载: 晋国 向 虞国 借路去攻打 虢国 ,在灭 虢 后的回师途中,把 虞国 也灭了。后以“假途灭虢”泛指以向对方借路为名行灭亡对方之实的计谋。《三国演义》第五六回:“ 玄德 又问如何。 孔明 曰:‘此乃假途灭 虢 之计也,虚名收 川 ,实取 荆州 。’” 明 杨慎 《滇载记》:“杀虎子而还喂其虎母,分狙栗而自诈其狙公,假途灭 虢 ,献璧吞 虞 ,金印玉书,乃为钓鱼之香饵。”★春秋时,晋国向虞国借路,以攻打虢国。灭虢之后,回师途中,亦灭虞国。见《左传.僖公五年》。后以假途灭虢代指以向对方借路为名,而行灭亡对方之实的计谋。《三国演义.第五六回》:「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取荆州。」 ★修订本参考资料:春秋时,晋国向虞国借路,以攻打虢国。灭虢之后,回师途中,亦灭虞国。见左传˙僖公五年。后以假途灭虢代指以向对方借路为名,而行灭亡对方之实的计谋。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取荆州。

1、身居伯父家,无论条件怎样优越,都不免有一种假途灭虢之感。

2、抗美援朝时,李先生和唐韵笙根据《东周列国志》上《假途灭虢》的故事,编排了《唇亡齿寒》并和梅兰芳进行义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经历了“逐鹿之战”,“牧野之战”,“长勺之战”,“假途灭虢”等系列赛之后,F91和Fengzi的组合最后取得了冠军。

4、【注释】①假途灭虢(guō):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image.png

5、从曹刿战前决策、战场指挥和战后分析的诸多言行里,我们可以看到鲁军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乃有其必然性。经历了“逐鹿之战”,“牧野之战”,“长勺之战”,“假途灭虢”等系列赛之后,F91和Fengzi的组合最后取得了冠军。

6、假途灭虢①,践土会盟。

7、子龙答曰:“孔明军师已知都督‘假途灭虢’之计,故留赵云在此。

8、周瑜设下“假途灭虢”之计,名为替刘备收川,其实是夺荆州,不想又被孔明识破。

9、根据《东周列国志》上《假途灭虢》的故事,编排了《唇亡齿寒》并和梅兰芳进行义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0、假途灭虢(jiǎtúmièguó),践土会盟(jiàntǔhuìméng)。

11、赵普分析统一大业第一步策动张文表反武平周行逢,赵匡胤要利用‘假途灭虢’之计收荆南,命慕容延钊统帅出征。

12、又如:假榻(借住);假馆(借馆舍以住宿;借用书塾读书);假宿(借宿);假以辞色(好言好语、和颜悦色的对待);假途灭虢(春秋时晋国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

13、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14、西周(春秋时期)始有虢?国,东周(战国时期)虢国被秦国灭,置虢县,历史事件有假途灭虢、虢国夫人。

15、假途灭虢之战中国春秋初期,晋国诱骗虞国借道,先后攻灭虢、虞两国的作战

16、秦国不向西周借道,是因为西周紧邻天子所在,借道西周而对韩国发动战争,他惟恐天下诸侯指责秦国有假途灭虢之嫌,以伐韩为名而窥伺周之九鼎。

17、童言白先到达香港,随后转道菲律宾,很快又到了澳大利亚,与早已移民的妻子、孩子会合,整个逃亡之旅可谓假途灭虢,费尽心机。也在这三天中,河南后方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赵倜通电宣布武装中立,电中大骂吴佩孚,说吴佩孚从陕西冯玉祥的军队调到河南是假途灭虢之计。

18、玄德又问如何,孔明曰:“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

19、云曰:“孔明军师已知都督假途灭虢之计,故留赵云在此。

20、高柔为此提醒曹操,此举有假途灭虢的嫌疑,关中各部可能因此反叛,曹操未予理睬。

image.png

21、身居伯父家,无论条件怎样优越,都不免有一种假途灭虢之感。

22、假途灭虢之战,是春秋初年晋国诱骗虞国借道,一石双鸟,先后攻灭虢、虞两个小国的一次作战。

23、后指以向对方借路为名而行消灭对方的计策为假途灭虢。

24、帝国主义者惯于用假途灭虢之计,侵占别国领土,建立殖民地。

25、玄德又问如何,孔明曰:“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