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瑗:hú yuàn 基本解释:北宋初学者、教育家。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县)人。因世居安定,学者称安定先生。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曾在苏州郡学、湖州州学讲学达二十年,创苏湖教学法。皇末召为国子监直讲。官至太常博士。著作有《论语说》、《安定言行录》(丁宝书辑)。●详细解释:北宋初学者、教育家。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县)人。因世居安定,学者称安定先生。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曾在苏州郡学、湖州州学讲学达二十年,创苏湖教学法。皇末召为国子监直讲。官至太常博士。著作有《论语说》、《安定言行录》(丁宝书辑)。★ 胡瑗(993~1059)字翼之,北宋学者、教育家;泰州海陵郡如皋县(今江苏泰州)人。因原籍陕西安定堡,故世称安定先生。生于太宗淳化四年,卒于仁宗嘉佑四年。幼年在泰山读书时,刻苦自励;学成之后,乃以经术教授吴中。仁宗景佑元年(1034),担任苏州郡学教授;景佑二年,参与朝廷更定雅乐,授试秘书省校书郎;仁宗庆历二年(1042),又获聘为湖州州学教授。总计在苏、湖致力教学长达二十多年。晚年曾任国子监直讲并主持太学;后以太常博士致仕归老于家,卒后諡曰文昭。 胡瑗主张以「道德仁义」为教育之本,可由其门人刘彝对神宗之问得知。其言云:「臣师胡瑗,以道德仁义教东南诸生。」刘彝又称其师以「圣贤自期许」,认为圣人之道有 「体」、「用」、「文」三方面,而教育之目的乃在培养「明体达用」的人才。所谓「体」、「用」、「文」三者,系以君臣、父子、仁、义、礼、乐为万世不变的「体」;诗、书、史、传、子、集为垂法后世的「文」;将「体」、「文」付诸实践,以「润泽斯民,归于皇极」为「用」。胡瑗并强调学校教育主要在向学生传授「明体达用」之学,而非专门讲求声律浮华的词藻以应付科举考试。 在教育方法方面,胡瑗更是多所创建,主要计有: 1.苏湖教法(亦称分斋教法):将学科分为经义、治事二斋。经义选择其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使之讲明六经;治事则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如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历以明数。主要在因材施教,分别培养治术、技术方面的实用人才。 2.分组讨论:依学生兴趣或就当时政事分组讨论,教师则从旁加以指导,以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安定学案附录〕载:「先生初为直讲,有旨专一学之政,遂推诚教育多士;亦甄别人物,故好尚经术者,好谈兵战者,好文艺者,好尚节义者,使之以类群居讲习,先生亦时时召之,使论其所学,为其定理。」 3.人格感化:胡瑗对于教学订有详细办法,而且自己做出榜样,并重视师生关系。〔宋史·胡瑗传〕云:「瑗教人有法,科条纤悉具备,以身先之。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上,严师弟子之礼,视诸生如其子弟,诸生亦信爱如其父兄,从之游者,常数百人。」 4.德性陶冶:胡瑗亦重视以雅乐诗歌来调剂生活,涵濡德性。〔安定学案附录〕云:「先生在学时,每公私试罢,掌仪率诸生会于肯善堂,合雅乐歌诗,至夜乃散。诸斋亦自歌诗奏乐,琴瑟之声彻于外。」 5.旅行教学:胡瑗并主张学者应旅游四方,增广见闻。曾曰:「学者只守一乡,则滞于一曲,隘吝卑陋。必游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以广其见闻,则为有益于学者矣。」 胡瑗为宋学的先驱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对当时的太学及其后的书院教育影响甚钜。--作者:井敏珠 ★人名。(公元993~1059) 字翼之,海陵(今江苏泰县)人,宋经学家兼教育家,学者称安定先生。官至太常博士,与孙复、石介共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讲明体达用之学,开宋代理学之先声。教授湖州,置经义、治事二斋,使诸生各就其志,注重实用,时称湖学。着有《周易口义》、《洪范口义》等。
1、胡瑗先生的“苏湖教法”内涵极其丰富,它包括分科教学法(分斋教学法) 、分组教学法、讲授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奖激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人格感化法、情感投入法等。
2、胡瑗,字安定,江苏兴化人,北宋时的大教育家,学生常数百人,曾以陉术敦授苏州、湖州等地,后任国子监直讲,主持太学,视诸生如子弟,教学有法,规章制度悉。
3、在规章明、要求严的情况下,胡瑗的弟子“皆循循循雅饬”,“衣冠容止,往往相类”,外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瑗的弟子。
4、我国北宋杰出的学者和教育家胡瑗,在主持苏州、湖州两郡的教育教学期间,以“明体达
5、宋周?《清波杂志》卷九:“积从胡瑗学,一见异待之,尝延食中堂,二女子侍立,将退,积问曰:‘门人或问见侍女否,何以答之?
6、宋范仲淹《奏为荐胡瑗李觏充学官》:“讲贯六经,莫不赡通。
7、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把古代圣贤名流的“嘉言善行”汇集起来,编成《小学》一书,作为儿童读本,其中就详细记录了胡瑗一生的教学活动和事迹,认为可作“百世之法”。
8、《观宝林塔张灯次胡瑗韵》:“次第边烽举,高低祭烛攒;虹旌排阵堞,火伞御灵官。
9、黄百家在《宋元学案》中特别强调了胡瑗与程颐的关系,谓其:“知契独深,伊川之敬礼先生亦至。
10、从胡瑗学,瑗称其善治水,凡所立纲纪规式,彝力居多。
11、宋范仲淹《与李泰伯书》:“苏州掌学胡瑗秘校,见《明堂图》,亦甚奉仰。
12、工成,率僚吏及请生环坐听讲学,并颁示校规,悉依安定先生胡瑗的办学旧规行事。
13、1993年8月,在《南通社会科学》总第72期发表历史人物传记《一代巨儒,百世师表??纪念胡瑗先生诞辰1000周年》。
14、胡瑗在经学和教育上的杰出贡献
15、嘉?元年(1056年),胡瑗与孙复主持太学,他们为了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过集体生活,请求有关部门放宽火禁,如发生意外,概由他俩负责。
16、胡瑗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诲人不倦,教学有方,深得广大求学者的信任和爱戴,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通今博古的有用人才。
17、朱元璋听罢十分生气,举了宋朝儒士胡瑗的故事,并说,圣贤之道是用来济世安民的,你们连民情都不知道,天天教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呢?
18、评胡瑗的易学观及其影响
19、宋范仲淹《奏为荐胡瑗李觏充学官》:“臣闻臣之至忠莫先於举士,君之盛德莫大於求贤,泰通之朝,岂敢隐默!
20、曾从胡瑗受经,力学不倦,杜门著书,王安石多所论荐皆不仕。
21、在中国教育制度史上,胡瑗先生的“苏湖教法”第一次在同一所学校中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第一次将实
22、现在,只有南郊道场山麓胡瑗墓,供后人凭吊。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