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钟

爱造句 7个月前 (07-17) 词语造句 52 0

鼓钟:gǔ zhō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见“ 鼓鐘 ”。亦作“ 鼓钟 ”。1.敲钟。《诗·小雅·鼓锺》:“鼓钟将将, 淮水 汤汤,忧心且伤。”2. 鼓与钟。《淮南子·本经训》:“雷鸣之声,可以鼓钟写也。” 唐 鲍溶 《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诗:“山知槱柞新烟火,臣望簫韶旧鼓鐘。” 宋 苏轼 《大别方丈铭》:“我作铭诗,相其木鱼,与其鼓鐘。”3. 山名。《山海经·中山经》:“东三百里,曰 鼓钟之山 , 帝臺 之所以觴百神也。” 郭璞 注:“举觴燕会,则於此山,因名为 鼓钟 也。”4. 古代掌管鼓钟的官吏。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驳<实庵字说>》:“又请看《大克鼎》吧,所锡的不是有‘史,小臣,霝,龠,鼓钟’吗?霝就是灵,也就是巫。龠是籥师。鼓钟是司鼓钟的官。因为这三者都和史与小臣并列,故知必是同类这是金文上以‘巫史吏职’为锡品的例子。”★见鼓钟。

1、唐储光羲《群鸦咏》:“河低宫阁深,灯隐鼓钟曙。

2、条条豆:又叫菜豆、架豆、芸豆、刀豆、扁豆、玉豆、去豆,在浙江衢州叫做清明豆,在中国北方叫豆角等,是餐桌上的常见蔬菜之一。而金笾玉豆,食之饰也;鼓钟戛石,食之游也;张组设绣,食之惑也;穷禽竭兽,食之暴也;滋味厚薄,食之忿也;贵贱精粗,食之争也。

3、《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食举歌》:“鼓钟震天区,礼容塞皇闱。

4、唤此枕边烟浪梦,杂然风外鼓钟声。

5、茅坦乡老屋唐等宗族,每年正月初七到十五仍按旧习的程式和规范演出傩戏,届时各村社香烟缭绕,红男绿女并肩接踵,各戏会争姿斗色各呈异彩,锣鼓钟钵箫笛琐呐齐鸣,旗伞高跷林立,鞭炮震云铳炮冲天,暄腾达旦威武壮观,到处都是一派狂欢景象。

6、晓起鼓钟清课罢,微风吹展未翻经

7、笙磬同音,也比喻两个人物或事物间关系融洽,动作协调,它来自《诗经?小雅》中的“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8、《诗经?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9、侈乐》:“夏桀、殷纣作为侈乐,大鼓钟磬管箫之音,以钜为美,以众为观,?诡殊瑰,耳所未尝闻,目所未尝见,务以相过,不用度量。

10、唐孙樵《迎春奏》:“黑帝历穷,帝命青帝嗣其公,皇帝备牲牢鼓钟迎飨于郊东,臣樵寓疏太常,上奏曰:‘……青帝何功,而飨乎宽空

11、明清时期,指林寺内又增建了天王殿、地藏殿、藏经阁、准提阁、环翠亭等,“幡幢杂沓,鼓钟振扬,为一郡瞻依之所”,“有十方大禅刹之风”,而成为滇南的著名禅寺

12、《宋书?乐志二》:“鼓钟震天区,礼容塞皇闱。

13、鼓钟钦钦⑿,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image.png

14、《宋书?乐志二》:“??庭燎,??鼓钟,笙磬咏德,万舞象功。湘潭王壬秋以为一时罕有其匹,盖与之笙磬同音也,但微觉千篇一律耳。

15、《宋书?乐志二》:“??庭燎,??鼓钟,笙磬咏德,万舞象功。

16、《吕氏春秋?侈乐》:“大鼓钟磬管箫之音,以钜为美,以众为观,?诡殊瑰,耳所未尝闻,目所未尝见。

17、《长笛赋》:“或乃聊虑固护,专美擅工;漂凌丝簧,覆冒鼓钟。

18、五十时,荷旄杖节镇邦家,鼓钟嘈杂赵女歌。

19、《诗?小雅?鼓钟》:“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image.png

20、然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德厚流光,终不可掩。

21、《毛诗后笺》云:“《集传》公卿之说,不独初祭求神、鼓钟送尸非公卿所有;即如?牛?牡之牲、君妇诸宰之号、奏寝之乐、燕毛之礼、千仓万箱之入、四方八蜡之祭,皆非公卿所宜有也。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