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篆

爱造句 4个月前 (07-17) 经典造句 20 0

秦篆:qín zhuàn 基本解释:[an ancient style of calligraphy adopted in the Qin Dynasty] 见“小篆”●详细解释:即小篆。《汉书·艺文志》:“《苍頡》七章者……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体復颇异,所谓 秦 篆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 秦 灭旧章,以吏为师,乃 李斯 删籀而 秦 篆兴, 程邈 造隶而古文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 李斯 订定文字,依据籀文、古文,笔划力求简省划一,称为 秦 篆,或称小篆。”★◎ 秦篆 qínzhuàn[an ancient style of calligraphy adopted in the Qin Dynasty] 见“小篆”★书体名。秦国的官定标准字体。参见「小篆」条。

1、泰山秦篆刻石于乾隆五年(1740)碧霞祠火灾中迷失,柴兰皋屡登岱顶查访。

2、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

3、为秦篆之俗体。

4、继习汉隶、秦篆,上溯金文、甲骨。

5、出生于书香教育世家,幼蒙私塾受家父熏陶,亲炙抄书习字课读,尔后开始酷爱书画、篆刻艺术、临习柳、颜、赵秦篆、汉隶等历代名家碑帖,篆刻重汉印兼秦篆历代名家印谱,长期勤于临地操刀磨练,日就月将,渐益堆积。

6、这些铜人,这得十几米高啊,一,二,三…正正好十二个,上边还镌刻着秦篆,这是皇帝的十二铜人??

7、陈氏并没有提出《诅楚文》出于伪作的确实证据,所提四方面可疑,都不足以定为伪作。前段隶书学汉碑体,法度谨严后段篆法起落笔处俱尖,是战国秦篆书刻石《诅楚文》的笔法

8、完淳死后,肝肠寸断的秦篆遁入空门,青灯古佛,终其一生。

9、王莽时,使司空甄酆校文字部,改定古文,复有六书:一曰古文,即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秦篆书也;四曰佐书,即隶书也;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书,所以书幡信也。

10、仇食门”、“身乐八千万”、“南天马”等铭文在众多漶漫难辨的秦篆汉隶中显得格外醒目。

11、汉碑书法艺术上承秦篆,下启正楷。

12、邹德忠书家作隶书奇诡姿肆,暗融秦篆、汉简于一冶,若好花据枝,蔚为异精,且其挥笔如铁画银钩不可仿佛。其马充满灵气,他

13、虞夏书多缺,周秦篆已卑。

14、其篆书既有金文秦篆的功力,又有邓吴之意趣,结体生动,线条生辣,笔趣盎然;其隶书深得汉碑浸养,又兼纳汉简精华,灵动自然,如行云流水。

15、及长,依次涉猎魏碑、汉隶、秦篆。

16、伏生所藏的本子是用“古文”写的,还是用秦篆写的,不得而知;他的学生却只用当时的隶书钞录流布。

image.png

17、所谓宽博,乃指此碑结体宽博舒展,雍容洒脱,一改秦篆之端严更富灵动之意。

18、千年以来,未有集北碑南帖之成者,况兼汉分、秦篆、周籀而陶冶之哉。

19、主攻商甲、周铜、秦篆、汉隶。

20、为了区别,前人称籀篆为大篆,秦篆为小篆。

21、好摩周籀秦篆,虽竹书漆简,一见辄辨其云月。

22、铁画银钩,秦篆魏碑,皆极一时之选,汇当代之英。

23、邹德忠书家作隶书奇诡姿肆,暗融秦篆、汉简于一冶,若好花据枝,蔚为异精,且其挥笔如铁画银钩不可仿佛。

24、婀娜多姿,漂亮温婉中蕴含几分阳刚之气;丰富兼美,所擅之行草中时见自然融入之秦篆汉隶之线条。

25、由于旧时代男女授受不亲,完淳未来的妻子钱秦篆并没有在酒席上露面

26、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

27、李宝权以三代金石文字,秦篆汉隶入手,下及楷行写法,走的是溯本求源之路。

28、《中国新文艺大系》、《中南海珍藏书法集》等多刊其书作,又被评为“全国百杰书画家”,1994年籀书《吉金金寿图》获国际文学艺术博览会“特等奖”,1996年又获隶书“一等奖”;1998年秦篆书获新加坡XYH ART CLUB醒狮杯“特等奖”。

29、王莽时,要司空甄丰校订文字,改定古文复又有六书:一叫古文,就是孔子壁中书;二叫奇字,就是与古文有些不同的文字;三叫篆书,就是秦篆;四叫佐书,就是隶书;五叫缪篆,就是摹印的书体;六叫鸟书,是书写在幡信上的书体。

30、年仅十八九岁的秦篆便也削发为尼,独守青灯古佛,孤独地度过了一生。

31、石磊从小就在那些石碑旁玩耍,慢慢的喜欢上了书法,秦篆汉隶,都非常拿手,去年医学院的书法比赛,他还拿过奖,算是他唯一能为班级争光的优点。

image.png

32、习唐楷,力求沉着精到;他学汉隶秦篆,追求古劲质朴;继而他临魏碑,寻求刚劲有力。

33、今尽数罗列于此,千碑林,万笔林,秦篆、汉隶、晋草、魏碑、唐楷、宋行,各擅其胜。

34、曾蒙伯父杨兆庚(前清拔贡)之教诲,初学“二王”及欧体,继学龙门二十品,后涉秦篆等诸体。

35、著有《秦?生行书册》、《秦?生自书诗》、《秦?生手书宋词》,後者以大篆、秦篆、拟《天发神谶碑》、《爨宝子碑》笔意,及行书书之,尤可并观众妙。

36、黄稚松幼承家学,书法初习颜褚帖,后习秦篆、汉隶及六朝碑刻。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