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梨:āl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阿黎”。1.波斯皂荚。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阿勃勒》:“此即波斯皁荚也。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波斯皁筴,彼人呼为忽野簷,拂菻人呼为阿梨。树长三四丈,围四五尺,叶似枸櫞而短小,经寒不凋,不花而实。”明汤显祖《紫箫记·皈依》:“眼看见愁来至,憔悴了生花铁树;迤逗了落叶阿黎。”参阅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2.佛教语。阿闍梨之省称。意为圣者、高僧。清钱谦益《诰封安人熊母皮夫人墓志铭》:“以慈心度幽冥,以浄心求正受,固无事薙髮条衣作阿梨之形相,亦未尝扬眉瞬目效婆子之机缘。”参见“阿闍黎”。★佛教语。阿阇梨之省称。意为圣者﹑高僧。
1、前六识如常,第七识名阿陀那识,第八识名阿梨耶识,第九名庵摩罗Amala识。
2、若存胡音云佛陀盘遮阿梨耶阿弥陀佛陀修多罗。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
3、又作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
5、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臧者,瑜伽师所谓阿罗耶识(此从真谛译,真谛又译阿梨耶。
6、诸比丘亦当为阿梨耶说如法如善。
7、旧云阿梨树枝者,既不善本音,复不识其事,故致久迷。
8、是比丘应余比丘边出罪如是言阿梨耶。
9、如《释氏要览》卷上云(大正54?260c)?‘尊者,梵云阿梨夷,华言尊者,谓德、行、智具,可尊之者。梵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nttarasamyaksam%bodhi,旧翻无上正等觉,又云萨般若Sarvajn^a%,旧译一切种智,是佛智之别号也。
10、《与嵇茂齐书》:“惟别之后,离群独游,背荣宴,辞伦好,经迥路,涉沙漠。伟伦好友志远偶然揭发一切是阿梨在作怪,所以处处与她为敌,闹出不少笑话。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